陕西人大网 | 商洛人大网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 | 收藏此页

送温暖,解难题,入户帮扶胜帮亲——柞水县人大机关包扶金星村脱贫记之五

2020-12-04   作者:谈世根    浏览量:



除了书记遍访活动外,人大机关包扶干部每月两到四次入户帮扶更是雷打不动的铁规。

微信图片_20201125100205.jpg

入户帮扶,就是包扶干部定期到贫困户家中,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脱贫计划,提供法律政策、文化技术、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尽可能地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原生动力,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树立脱贫摘帽信心。面对一个个不同个性、不同素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在全面排查摸底后,将贫困户划分为有能户、弱能户、失能户三个类型,分类精准施策。对有能户落实产业、就业等政策,积极引导发展脱贫产业,切实解决发展中缺技术、缺资金、销售难等问题;对弱能户采取落实农村护林员、环卫工等扶贫公益专岗,使之稳定就业;对失能户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全面落实兜底政策。

微信图片_20201125100210.jpg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裕群包扶贫困户9户,分别是金星村一组熊启林、余常青、熊贤平,二组张华、张朝瑞、陈明有、陈泽瑞、王晓维、宋从礼。他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商量制定脱贫计划,录入资料,宣传政策,其中一户王晓维因病致贫,户主王晓维因突发性脑瘤手术后,在恢复期中无法劳动,家有妻子和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黄主任了解到其家已经落实了农村低保后,又鼓励妻子就近到子超市打工。在其家庭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为其一家争取大病临时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渡过了难关。黄裕群退休后,人大常委会农村城环工委主任汪洋接过包扶任务,继续帮扶,现在王晓维已经基本恢复,开始从事简单的水电工劳务年收入一万余元,妻子也能离开家到福建打工,一家人摆脱了困境,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家住在龙头山上的徐守荣老汉

一家三口,因为交通不便搬迁到村安置点,人大专委金小伟包扶后,了解到徐守荣夫妻年老多病,儿子文化水平低在外打工收入低,金小伟多次用自己的车接送徐守荣到县城看病,协助办理住院、医疗报销等事务,徐老汉十分感动,逢人就夸党的扶贫政策好,包扶干部好,他自己带头搬进移民小区,还积极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打扫,公共事务管理,俨然一个小区的“楼长”,多次受到村委会表扬。


微信图片_20201125100243.jpg

居住在黑沟垴的吴章奎、程修旺、霍昌清、吴章建、霍永学等5户7人,交通条件极为艰苦,不通公路,日常生产生活只有一条陡峻的羊肠山道,往返要步行四、五公里才能到达公路边。他们出生在这里,生活在这里,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种植的树木都在这里,对这片土地有深深的感情,随着岁月流失,年纪渐渐老迈,体能一天天减弱,旧房子也渐渐成了危房,生产生活越来越困难。村委会为了解决他们的根本性问题,对这几户实施了D级危房改造(就是选址重建)或移民搬迁,然而部分人却不能理解,心里十分矛盾。一方面对旧宅旧物件留恋不舍,一方面又担心迁到新居的诸多不便,心中难以取舍,迟迟不能决断。针对他们的担忧,包扶干部沈芳、吴泽印,驻村队员谈世根、汪洋、王涛、曾维鹏等先后十多次登门走访,向他们宣传危改政策和扶贫政策,带他们到新建安置房参观体验,讲明老年人独处深山的危险和不便,又发动他们的亲友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做通思想工作后,沈芳又自己掏钱帮吴章奎、霍昌清等搬迁户购买了窗帘、床上用品等物品。她包扶的贫困户逢人就说,人大的沈主任比他们的亲人还亲。


微信图片_20201125100239.jpg

老干部扶贫不落后。人大机关老干部多,而且都是从领导岗位转任来的。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他们不推责,不依靠,主动和机关其他年轻同志一样承担包户任务。原人大办主任徐家道同志包扶的宋奇明是特别困难的一户,据老宋自己讲,他早年在外地打工眼睛受伤,在治疗过程中又因治疗失误遭遇再次伤害致一目失明,为此他打过官司,并多次赴省进京上访。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常年在咸阳打工、上学,家中旧房久无人居成了危房。徐家道同志积极为其争取到移民搬迁指标后,考虑到老宋身体残疾,其个人又希望能安置到低层方便生活和创业,徐家道同志多次到县移民办、扶贫局进行协调,最终为其调配到满意的安置房。

微信图片_20201125100246.jpg

金星村五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章建,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依靠自己的努力,于2018年光荣脱贫,摘掉了贫困户帽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9年5月份,他在外驾驶农用三轮车从事运输时,不慎连人带车从半山腰翻入河道,造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等多发性损伤,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长达45天之久,前后花费近30万余元,巨大的灾难让吴章建成为金星村唯一的返贫户。帮扶干部樊荣在吴章建住院治疗期间,多次去他家里看望两个年幼的孩子,了解家中目前困难,及时向驻村工作队和村、镇反映其家庭困难,多方争取救助和扶持,通过网络(水滴筹)面向社会发起募捐,筹措善款3万余元;又协助其办理合疗报销,合规报销比例达到84.96%,共计23万余元。吴章建出院后,樊荣多次上门,了解病情以及身体状况,帮助他通过多渠道落实了低保、疫情防控公益性岗等帮扶措施,让吴章建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重新树立了脱贫信心,现在他又购买了一台三轮摩托车,开始就近村组收购废旧物品,月收入达到1500余元。

为了帮助贫困老人,2016年7月,柞水县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发起注册了一个以扶贫、公益为宗旨的志愿者团队——微热公社,该团队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及时发布了扶贫帮困关注留守老人计划项目,并动员机关职工为贫困老人捐献衣物等生活用品,多次到金星村走访慰问留守农村贫困老人,调研其生活现状,他们还计划帮助贫困户宣传推介自产土特农产品。谈世根包扶户鲁兴周、廖道姣养有蜜蜂,第一次入户时了解到因老人信息不灵通,交通不便,蜂蜜卖不了很着急,他一次就带回20多斤在自己的亲友圈、朋友圈里推销。后来他每次进黄泗沟,沟里的其他老人廖道均、樊成梅等都托他帮忙销售蜂蜜。为了方便推销,他自费从网上购买了几百个包装瓶送给这些老人让他们将自产的蜂蜜进行包装,然后通过微信朋友圈介绍给需要的朋友,几年下来累计帮沟里群众销售蜂蜜200多斤,解决了这些贫困老人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人大机关干部沈芳、刘凤霞、孙静等都成了金星村贫困户自产蜂蜜的“销售代表”。



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柞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网站维护:柞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陕ICP备19000039号-1
地址:党政机关大院1号楼3层 邮编:711400 联系电话:0914-4343551 邮箱:zsrdbgs@163.com